房产大鳄争相竞价 武汉土地拍卖结束“冬眠”
“武汉土地拍卖的寒冬看来结束了。”在6月4日武汉举行的第四次土地拍卖会上,一位竞拍人望着跳动的成交数字自言自语。该拍卖会共拿出10宗土地,结果均顺利成交,总地价29亿元,创下自2008年以来新高。
上午10时,武汉土地交易中心大厅内,连走廊上都站满了涌来的竞拍者。
地处洪山区珞狮路壕沟的一块82亩的居住用地成为昨日拍卖会场争夺焦点。两名开发商代表轮番举牌,经过30多轮竞价,最终被金地公司以3.06亿元摘走。
除了竞价拿地,昔日难得消化的土地“巨无霸”——该市洪山区2处约550亩“城中村”改造项目也顺利被开发商“吃掉”。
自2007年最后一拍创出35亿成交价后,一年多来随着房地产的降温,武汉土地拍卖落入冰点,土地流拍、大开发商集体失语……而昨天,保利、金地、福星惠誉等一批房地产“大鳄”却再次现身。
虽然昨日成交的住宅楼面地价最高仅2860元/平方米,远低于前年高峰时水平。但该市土地拍卖人士判断,从拍卖成功率和成交金额看,土地市场已然复苏。
戴德梁行武汉分公司高级经理彭博分析,土地拍卖复苏受多重因素影响。今年来国家扩大内需、放松银根的政策,提振了市场信心,使开发商融资渠道畅通。其次,武汉在去年底出台减税放贷的刺激楼市政策外,现又进一步酝酿更多的促进举措,楼市出现旺销局面,开发商卖楼回款后也有信心拿地。此外,当前土地价格仍远低于前年高峰时,对于需要储备土地的开发商而言,现在出手合算。
但也有房地产研究机构提醒,国际金融危机远未结束,指望土地市场迅速从复苏到火热并不现实。
武汉土地交易中心透露,为避免流拍,今年已针对市场需求调整了土地供应计划和供地结构,总供地应与去年中心城区1516亩的卖地量大体持平,但工业用地占比会增加。
(来源:长江商报)
|